心煩難過找閨蜜倒垃圾,為什麼變成火上加油?

發表時間:2021-06-02 點閱:7177
Responsive image


我們沮喪難過,感覺脆弱、受傷或難以承受時,會想發洩情緒,得到安慰、認同與理解。這提供了立即的安全感和連結感,滿足我們想要歸屬感的基本需求。因此,當我們陷入負面的內在對話時,第一個反應通常是透過他人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
       
「戰或逃」是人類面對威脅時的主要防禦反應。處於壓力下時,我們會逃避或準備迎戰。這確實是一般人類的傾向,但許多人面對威脅時也會啟動另一種壓力反應系統:「照料和結盟」(tend and befriend)。他們會尋求他人給予支持和照顧。
       
這種反應在演化上具有價值,兩個人比一個人更可能抵擋獵食者;資源不足時,結盟能帶來優勢。研究也顯示在壓力下與他人結盟能提供安全感與連結,引發一連串減壓的生物化學反應,包括自然產生的類鴉片物質,和有「擁抱荷爾蒙」之稱的催產素,同時也滿足了人類的歸屬感需求。當然,我們與他人結盟的主要方式就是說話。情感需求獲得滿足的當下感覺很好,但這只是等式的一邊。因為我們還必須滿足認知需求
       
腦中出現小對話時,代表我們正在面對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我們有時候會需要外部協助才能釐清問題,看到大局,決定最有建設性的行動方案。這些都不是單靠支持者的關懷和聆聽能解決的。我們往往需要旁人幫助我們抽離,將正在經歷的事件常態化,進而改變思考方式。如此我們才能冷靜地脫離反芻思考的死巷,將內在對話重新轉向。
       
然而,這正是為什麼向別人訴說自己的情緒經常會得到反效果。我們會傾向滿足情感需求而非認知需求,也就是過度專注於獲得同理,而非尋找實際解決方案。
       
另外,我們尋求幫助的對象也會給予相對回應,將我們的情感需求放在認知需求之前。對方看到我們很痛苦,會先努力提供關愛和認同。這是很自然的關懷表現,有時甚至有很好的短期效果。但即使我們傳達出想得到更多認知協助的訊息,研究顯示交談對象往往會錯過那些線索。實驗證明,即使明確要求支持者提供具體建議,支持者仍相信處理情感需求比較重要。我們滿足別人情感需求的努力,最後往往適得其反,讓朋友更難受。
       
為了提供情感支持,支持者通常會想問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誰、什麼事、什麼時候、在哪裡、為什麼。他們會要我們描述當時的感受,細訴發生的一切。我們敘述事件時對方可能會點頭並表示同理,但這通常會讓我們重新經歷不好的經驗,這個現象稱為共同芻思(co-rumination)。
       
共同芻思就是讓支持轉變為慫恿煽動的關鍵點。關心我們的人鼓勵我們多談自己的負面經驗,導致我們更沮喪難過,又讓他們問更多問題。惡性循環隨之啟動,很容易把人吸進去,特別是因為這個循環是出自於善意。
       
共同芻思相當於在熊熊燃燒的內在對話上添柴火,讓我們持續陷在負面思考中。平日健全、支持的關係之所以會變成有害的共同芻思,是因為內在對話就像是骨牌遊戲。當我們聚焦在經驗的某個負面部分,就很容易引發其他相關的負面想法。這些骨牌就這樣一個撞倒一個,而且骨牌無限供應。這表示當親朋好友請我們細述自己的困擾,我們也會聯想到相關的負面想法和經驗,再次活化糟糕的感受。
       
那我們該如何解決共同芻思讓人感覺更差的問題?心理學界在談情緒與認知之間的拉鋸關係時,經常使用一種比喻,那就是《星艦迷航記》(Star Trek)中寇克艦長(Captain Kirk)與大副史巴克(Spock)的角色。寇克是感性腦,情感強烈而鼓動人心,就像是火。相對的,一對尖耳、半人半瓦肯人的史巴克則是理性腦,是思考型的問題解決者,不授情緒干擾,就像是冰。避免芻思的關鍵,就是將星艦「企業號」的兩名船員結合起來。支持他人時,我們需要同時提供寇克的關懷和史巴克的智慧。



►本文摘錄自《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緊張下維持專注, 混亂中清楚思考, 身陷困難不被負面情緒拖垮, 任何時刻都發揮高水準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