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24[民113]

熱門文章
哪一種運動才能真正對抗肌少症?
發表時間: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槓青年,先拿回人生選擇權
發表時間:2018-06-22

自從《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

史坦貝克代表作《憤怒的葡萄》:農民出逃潮,加州天堂路

發表時間:2024-05-24 點閱:1349
Responsive image
    

  Photo by Everett Collection on Shutterstock
 

憤怒的葡萄》出版於1939年4月,是史坦貝克家喻戶曉的代表作。上市第一年就創下銷售40萬本的佳績,至今累積銷量已經超過1400萬本。《紐約時報》對它評價極高,稱之為「一部波瀾壯闊的美國小說」。此書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立茲小說獎」,也是史坦貝克1962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主因之一。
 
這是一部社會紀實小說,故事描述喬德一家十二口在旱災、銀行和農業機械化的夾擊下,無助地失去了世代居住的農場。他們離開奧克拉荷馬州前往加州,期望能在那裡找到工作,展開新生活。一路上,他們發現到處都是打算去加州討生活的人和車。當喬德他們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抵達加州後,等待他們的卻是當地人的歧視、農場主的剝削、警察的暴力相向和政府的漠視,但他們不屈不撓,永遠相信前方有光。
 
加州作家Frank Taylor曾寫道:「雖然這本書是虛構小說,許多人卻接受它是事實。」這是因為,它確實栩栩如生地描繪了當年(1930年代)加州流浪工人的悲慘處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湧入加州?加州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旱災、農業機械化、經濟大蕭條,逼出老實作田人的出逃潮
 

美國打從1917年正式參戰之後,經濟的火車頭便以高速檔向前衝去,全國上下莫不卯起來生產供應戰爭所需的物資。工廠忙生產武器、炸藥、機械零件,制服布料;農夫忙生產糧食、棉花等等,但戰爭打完,大量需求消失,供給過剩,工廠倒的倒,裁員的裁員;農夫也是作物價格大跌,賠錢賠得苦哈哈。只是,工廠和農場卻是兩樣情。工廠製造業在1922年景氣回春,生產汽車賣得嚇嚇叫。農場卻是每況愈下,屋漏偏逢連夜雨,尤其是北美大平原的農家。
 
農家的悲慘處境,大致可說是這四個因素集合起來的業力引爆──天不下雨,地力耗盡,機械來亂,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列出來大家比較好記憶,但沒辦法拆開逐一說,必須混在一起說:一戰後農產品價格差,農家為了打平開銷,或者為了賺錢還銀行貸款,轉而努力開墾更多土地,連不太適合耕作的土地也拿來用,造成土壤水分與養分的流失。許多農家追求農業機械化,但機械化的問題是,一方面機具很貴,農家必須貸款來買,因而背上了債務,一方面使用機具更容易造成土壤水分流失。
 
對農家最致命的一擊應該算是天不下雨。北美大平原在1930年代斷斷續續經歷了四次大旱。降雨太少,加上高溫、大風、前述種種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得當地開始出現嚴重的沙塵暴,受創最深的範圍大致涵蓋肯薩斯州西部、科羅拉多州東南部、奧克拉荷馬州狹長地帶、德州北部、和新墨西哥州東北部,這裡就是著名的Dust Bowl(形容風沙刮起來,整個地區像一個巨大的「沙碗」)。
 
乾旱、沙塵暴和土壤貧瘠加總在一起,農夫收成慘兮兮,外加經濟大蕭條,導致作物價格一跌再跌。農家還不起錢,落得失去土地的下場。更慘的是,他們連留在原地當別人農工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土地的新主人(往往是銀行或大地主)都採用機械化耕作,不太需要工人。於是乎,這些失去家園的人成了流民,只能離鄉背景,往加州討生活去了。
 
憤怒的葡萄》一開場的乾旱與沙塵暴,描寫的就是北美大平原農家的辛酸日常。銀行如何趕走農家,拖拉機如何取代了農夫,也都在書中有動人的刻劃。
 


為什麼大家都要去加州?
 

整個1930年代,乾旱塵暴區有超過30萬人口湧向加州,他們全都夢想在加州開始新人生。美國這麼大,為什麼大家都要去加州?
 
首先,因為加州氣候溫和,適合各式各樣的作物生長,所以有很多採收工作可做,而且不同作物有著不同的採收季,所以工人可以做採收工的時間很長。其次,不論是口耳相傳或廣告傳單,都把加州形容成像天堂一般,吸引人前往。
 
再來呢,就是這條最重要的高速公路:US Highway 66。這條高速公路從芝加哥直通洛杉磯,全長超過3200公里,成了流民湧向加州的康莊大道。之前提過,美國製造業在1922年回春,汽車工業尤其如此。流水式生產線的出現,讓汽車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1920年一輛福特T型車售價260元美金,是一般勞工家庭也能負擔得起的售價。汽車賦予了美國大眾長途移動的能力與自由,也成了日後流民湧向加州的基本條件。
 

加州:本就不是天堂,流民湧入更成人間煉獄
 
1920年代時,加州土地還相當便宜,農業才剛開始發展,那時候搬來的人確實嚐到了甜頭;到了1930年代,加州已經成為農業重鎮,生產了全美超過一半的甜橙、葡萄、核桃、蘿蔔和萵苣,土地多半掌握在大型的商業農場手中,這些農場經常大面積栽培單一作物,高度仰賴流浪工人來採收,在大批白人流民湧入加州之前,採收工多半是墨西哥或菲律賓裔擔任。他們像免洗筷一樣便宜好用,而且可以用完就丟(採收季時出現,結束之後就默默飄走)。其實,加州大型商業農場本就建築在剝削採收工人之上,只是這樣的勞資關係已行之有年,一直無人聞問。
 
1930年代,乾旱塵暴區的流民湧入,使剝削情況更加惡化。當1個採收工作可能有3-10個工人來搶,業主便有了籌碼,肆無忌憚地調降工資。窮途末路的流民不得不接受連溫飽都成了問題的工資,搶走原本墨西哥和菲律賓裔的採收工作。1930年前,流浪工人只有2成是白人,到了1936年,白人占比已經增加到85%。
 
不只如此,流民還造成了當地的社會問題。他們擠爆了原本就因經濟大蕭條而負擔沉重的公共資源,例如醫療、教育、居住和社會救助等。有些農場提供工人破舊的工寮住,但更多連工作都找不到的流民卻是住在路邊的乾溝裡或大農場旁的空地上。這裡衛生條件差,逢雨就淹,有時連乾淨的飲用水也難以取得。各種疾病在此橫行,像是傷寒、天花、結核病、瘧疾、肺炎。許多流民就在飢餓與疾病的夾擊下喪生。
 
精神上,乾旱塵暴區的流民也普遍遭到當地居民的歧視與霸凌,被冠上「奧克佬」的汙名,與「無知」、「未受教育」、「不老實」、「怪異」劃上了等號。由於貧窮加上必須配合採收季節遷徙,他們的孩子往往難以就學,真能上學的孩子也常因為衣衫破爛或口音奇特,而受到當地孩童的嘲笑和霸凌。
 
憤怒的葡萄》引關切、二戰開打創就業
 
史坦貝克將加州流浪工人的悲慘處境揭露在全國人民眼前。1936年10月,《舊金山新聞報》刊登了他以〈流浪採收工〉為題的一系列報導,引發社會譁然。1939年出版的《憤怒的葡萄》,更將加州的流浪工人議題血淋淋地呈現世人眼前。當時的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讀了此書深受震撼,親自前往加州視察流民處境,證實史坦貝克書中所描述的「一點都不誇張」。此書也促成國會舉辦聽證會,討論農場工人的薪資規範等議題。
 
隨著二戰逐漸逼近,大眾對勞工問題的關注也逐漸轉向戰爭,改革的腳步又慢了下來。然而,二戰期間,許多流民受征召上了戰場,留下來的則在造船廠或兵工廠找到了工作。流離失所的流民終於在加州落地生根了。